春節前,不少盤點一年收益的投資者發現,原本購買的高收益理財產品“被偷家”,買入不久后收益斷崖式下跌。
購入的時候歷史年化收益率是3.9%,買了半年才發現實際年化收益率還不足2.7%。最近來自福建的理財投資者小英(化名)就面臨了這種預期理財收益縮水的窘境。
在她展示的產品歷史業績中記者看到,這款產品在去年3月20日的年化收益還為3.96%,在去年4月就已下降至2.61%,隨后年化收益率持續在2.5%左右徘徊。
而與小英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春節前,不少盤點一年收益的投資者發現,原本購買的高收益理財產品“被偷家”,買入不久后收益斷崖式下跌。
出現上述原因或與去年部分理財子拉高新發產品收益率有關。記者從業內獲悉,此前,部分理財子為了誘惑客戶買入產品、擴大旗下產品募集規模,包裝出系列高歷史收益率的“打榜產品”,實際上是利用信托計劃等方式,騰挪產品收益,短期虛增年化收益率。而隨著產品募集規模逐漸增大,虛增的業績也逐步“現原形”,回落至市場正常水平。
收益率短期“虛假繁榮”
去年,理財市場底層資產收益率持續走低,但市面上仍有部分理財子新發產品收益率高企。
第一財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在近3個月新發行的理財產品中(不同份額分開計算),有500多款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其中不乏大量R2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但這類新產品的高收益往往很難持續。上述新發產品中,最新年化收益率大多已低于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
記者也隨機在某平臺在線選取了幾只產品,發現新產品前后收益率差別較大的情況確實存在。
例如,某款固定收益類產品在170余天前成立,成立以來的年化高達4.31%,遠高于同風險級別的產品。但近期,該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已回落至3.36%。無獨有偶,另一款R2風險理財在去年12月19日成立,業績比較基準為2.15%至2.65%,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在11%以上,遠超同類型理財產品。追蹤該產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可以發現,2024年底該產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還在20%上方,但最新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1.03%。
“這類初始收益率較高的一般是‘打榜’產品。”華南一名理財子人士指出,部分公司在新產品成立后,會新發較小的份額,通常在百萬元以下,以較高的業績比較基準推薦給渠道高凈值客戶,然后通過信托等各類方式短期做高收益率。在首個封閉期形成較高的歷史年化收益率后,再開放給普通投資者購買。
另一種“注水”的手段則是短期激進投資。一名股份行人士告訴記者,有理財公司會傾向于發行多個理財產品,在短期內采取較為激進的配置策略,部分產品的收益率“跑高”后,再把這些歷史業績良好的產品掛上推薦位,集中火力拓展客戶、做大規模。部分理財子不斷重復這種做高收益率在渠道端“打榜”,吸引客戶買入,然后在收益率下滑后再新發產品的模式。
事實上,與基金產品相比,去年理財子產品發行的速度要快得多。
Wind數據顯示,2024年至今,全市場新發理財產品合計30946只。而去年,基金公司僅成立了1136只基金產品,僅為銀行理財新發產品數量的約4%。
而兩者實際的市場規模卻在同一“水平線”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已經超過32萬億。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市場銀行理財合計規模為29.74萬億元。
新發數量的差異背后,是不同的發行機制。記者從業內獲悉,目前理財產品采取備案制,只需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對理財產品進行登記并獲得登記編碼即可發行。基金發行則采用注冊制,需要提交募集說明書、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協議等材料給證監會審核,確保基金的合規性和合理性,審核時間相對較長。
上述理財子人士指出,發行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理財子可以采用“題海戰術”,不斷新發產品擾動市場,甚至包裝短期業績。最后使得市場從業者的精力過度分散,甚至側重點失衡,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新產品包裝上,而存量的老產品卻得不到足夠的關注。
騰挪收益
多位業內受訪人士認為,這種虛增理財產品收益的模式此前主要通過信托計劃實現收益的騰挪。
“此前借助信托計劃調節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很多公司的慣用操作。”上述銀行理財子人士舉例,假設同一家公司的多只產品對應一只信托計劃,那理財子就可以將信托計劃中部分理財產品產生的盈余積淀在信托計劃中。然后暗中安排騰挪給新發產品,短期沖高業績表現。因為新發產品初期規模通常較小,且針對特定客戶,騰挪的規模也不需要太大,在實踐中也很難識別和區分。
一名理財子投資經理告訴記者,這種方式對收益的控制可以很精準。例如有渠道會和理財子溝通,為保證客戶體驗,希望理財收益率不要爆降,需慢慢回歸正常收益水平,防止出現大規模的用戶贖回。
事實上,近年來銀行理財亦在不斷增配信托計劃,收益騰挪確存在一定空間。
天風證券最新研報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信托計劃占比明顯呈逐年上升態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場理財前十大持倉中信托計劃占比已達21.2%,是近年來最高水平。
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這種方法目前已被監管嚴查并叫停,并經歷多輪調整。
“早在2024年二季度的監管推進中,信托公司或難再為理財設立附帶‘小金庫’(風險準備金、風險保障金)的信托計劃,而存量‘小金庫’也被限制新增,即理財自三季度起無法繼續通過計提超額收益的方式,來平抑牛市期間凈值的上沖效果。”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指出,2024年12月,監管再次要求整改,內容主要針對信托與理財合作的“歷史遺留問題”,由于2024年上半年債牛行情較強,各類理財機構在存量“小金庫”中均積累了一定盈余,在解決方案層面,理財更傾向于將這類剩余儲備用于對沖債市大幅回調的風險,這或許也是去年8~11月期間理財凈值回撤控制明顯優于債基的原因之一。該輪監管或也要求理財子公司開展整改,有序將產品產生的正偏離返還原產品原客戶。
監管持續關注
利用新發份額,虛增產品收益率背后存在諸多隱患。
從客戶端而言,部分理財子通過沖高新產品收益率攬客,營造高收益幻覺,實際是欺騙消費者,容易導致最終實際收益率與心理預期差距過大。上述理財子投資經理稱,隨著市場環境變化,一般在售產品的展示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會有差距。比如此前債市劇烈波動階段,很多底層資產為債券的產品收益率會出現波動。但如果在行情穩定情況下,平地起“浪”,人為制造波動,就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小英也告訴記者,此前多次沖著高收益率買入新發理財,但往往沒多久就開始陸續走低。自己剛開始還經常把舊產品取出換新產品,現在自己買多了就有經驗、明白“套路”了,開始“避雷”此類產品。
對于市場而言,這類包裝的“打榜產品”也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應。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理財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內卷態勢升級。因此,當部分理財子通過這類“打榜產品”規模得以迅速擴張時,其他理財子或者渠道也只能被迫應戰,包裝自身產品收益率。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也在持續關注這一領域。
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專欄形式分析了資管產品凈值機制對公眾投資者的影響。報告提醒,理財產品動態發布的年化收益率是當前時點的預期收益率,是按過去一段時期的收益率,線性推算出的未來一年收益率,投資者未來贖回產品時實際獲得的收益率是不確定的。現在凈值越高,意味著越是在更高的價格位置投資,未來的損失風險可能越大。
2024年12月,監管要求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得違規通過收盤價、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產品凈值波動。監管還要求理財子公司開展整改,將產品產生的正偏離返還原產品原客戶,不得用于新渠道新產品新份額的夸大宣傳和打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