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智能駕駛是具有潛力的AI(人工智能)應用端投資主線,雖然智駕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也不應忽視新能源汽車整體產業鏈上的其他投資機會。
多只ETF漲超20%
相比新能源汽車ETF,智能汽車ETF的表現在近期更為突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近一個月來,智能汽車、智能駕駛相關主題ETF表現明顯力壓新能源汽車相關主題ETF。有5只智能汽車、智能駕駛主題ETF近一個月漲幅超過20%,同期,新能源汽車主題ETF最高一只漲幅僅剛超10%。
在市面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二者有很大重合部分,因為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都在加速向智能駕駛靠攏,智能化也在成為車企的核心競爭力。但在二級市場,智能汽車相關指數和新能源汽車相關指數的權重股和表現已有明顯區別。
以華夏中證智能汽車ETF和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對比為例。中證指數公司官網顯示,前者跟蹤標的是中證智能汽車主題指數,后者跟蹤標的是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兩類指數在前十大權重股分布有明顯區別,中證智能汽車主題指數權重股主要是半導體、電子和乘用車及零部件板塊,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權重股主要是鋰電池、有色金屬等板塊。
從上述兩大指數權重股行業分類可看出,中證智能汽車主題指數的權重股更加向智能化應用端靠攏,半導體和電子板塊均是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領域,而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的權重股更偏向上游的原材料供應以及核心零部件制造,比如鋰等資源,以及動力電池供應商。
根據中證指數公司數據,截至2月10日,中證智能汽車主題指數近一個月漲幅為22.98%,年初至今上漲14.85%;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近一個月漲幅為11.15%,年初至今上漲6.41%。
前者之所以能大幅上漲,也是得益于年初以來的“AI”行情,多只半導體和電子股大幅上漲,帶動相關板塊集體大漲。這也造成了上述汽車相關ETF的年內表現分化。
可投資領域眾多
當前,車企之間的競爭早已不是比拼電池續航,而是升級到智能化戰略。
2月10日晚間,比亞迪舉辦智能化戰略發布會,正式發布高階智駕系統“天神之眼”,覆蓋全系車型,大超市場預期。就在前一晚,長安汽車發布了“北斗天樞2.0”計劃,宣稱要向全民智駕方向出擊。
人工智能的投資浪潮正在朝智能駕駛這一應用端襲來。
中信建投最新研報指出,Deepseek大模型發布強化國內AI端側投資主線,機器人、汽車智駕、低空經濟作為AI端側核心應用將顯著受益。其中,將更看好今年整車及智駕產業鏈估值重塑。研報還認為2025年是智駕實現從1到10跨越式發展的關鍵節點。
“智能駕駛完全體現實時決策、多模態感知、大數據訓練的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方向,是最具潛力和爆發力的AI應用端主線。”泰石投資董事總經理韓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從橫向和縱向角度看,韓瑋認為,智能駕駛板塊的估值已經包含技術突破的預期,“投資要牢記人工智能板塊屬于技術革命性行業,技術突破往往會對行業龍頭帶來顛覆性影響”。
雖然智駕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格上理財研究員畢夢姌認為,投資機會并不僅限于此。
“我國今年來在智駕領域的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天神之眼’系統顯示出傳感器融合、算法優化、算力提升等方面的技術應用。”畢夢姌表示。
畢夢姌認為,除智駕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產業鏈仍存在其他投資機會,包括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整車制造、下游的汽車服務等市場。目前而言,在市場需求拉動、宏觀政策推動以及全行業共同努力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總體而言,智駕領域、汽車零部件制造、先進制造和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等均為未來機會較大的投資領域。”畢夢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