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劉凱 廣州報道
11月15日,備受矚目的2024廣州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為汽車行業內外帶來了一場交流與展示的盛宴。
在“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后,今年的“金九銀十”銷售旺季顯得格外火爆與繁榮。這一政策不僅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還促進了市場的活躍度和銷售額的顯著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表示,伴隨政策累積效應持續顯現,疊加車企及經銷商年底沖刺,有助于汽車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預計后兩個月車市仍將保持向上走勢。
在這樣的市場大背景下,被譽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風向標”的廣州車展,自然而然地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焦點。雖然今年的廣州車展的媒體日較往年相比冷清了不少,但記者在車展現場依然深切感受到,無論是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豪華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在這場汽車界的年度盛宴中展示各自的技術實力與市場戰略。很多品牌不僅帶來了多款首次亮相的重磅新車,還通過豐富的互動體驗和前沿的技術展示,向觀眾傳遞著對未來出行的美好愿景。
新能源車型占主流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汽車產銷量達2446.6萬輛和2462.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汽車產銷量保持同比穩步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在1—10月,產銷分別完成977.9萬輛和9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33.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9.6%。
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已經逐步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市場上占據了日益增大的份額。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環保、節能出行方式的強烈需求,也促使車企紛紛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更加豐富多樣的新能源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這一點,在廣州國際車展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官方數據顯示,本屆廣州國際車展上共有全球首發車型78輛,其中跨國公司首發車占6輛,展車總數達到了1171輛,其中新能源車占比高達512輛,充分展現了新能源車型在當前汽車市場中的重要地位。
從參展企業來看,本土車企依然保持著領先地位。從1.1館的吉利銀河啟程,廣州車展的盛況逐漸展開。步入2.1館,比亞迪以其龐大的產品線吸引了大量觀眾,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實力。2.2館,埃安、昊鉑、傳祺等品牌也競相亮相。
進入3.1館,“共和國長子”紅旗吸引了眾多目光。而在3.2館,阿維塔、長安、深藍、奔騰與五菱等品牌展示了各自的創新與特色。4.1館則由長城汽車占據,展示了多款全新車型。4.2館則匯聚了上汽自主與奇瑞兩大品牌,展示中國汽車品牌的實力。5.1館和5.2館是北汽與東風兩大汽車集團的展示區,體現了中國汽車工業的中堅力量。緊接著,17.2館、18.2館以及19.2館聚集了新勢力造車企業,它們帶來了創新的理念和前沿技術。
整個廣州車展,不僅體現了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彰顯了本土車企在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方面的實力。各大車企紛紛借此平臺推出新品,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例如,比亞迪的中大型MPV夏;領克的緊湊型SUV領克Z20;騰勢品牌旗下的中大型轎車騰勢Z9;奇瑞汽車旗下的iCAR V23;零跑品牌旗下的全新緊湊型SUV零跑B10等多款新車,都圍滿了參觀的觀眾。
汽車行業分析師顧彥濤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廣州車展作為每年在汽車市場收官的盛會,其肩負的銷售重任不言而喻。隨著近年來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各大車企紛紛采取價格戰策略,一大批新車入市有望對現有的車市體系進行重構,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以說,隨著廣州車展的落幕,年末甚至明年的汽車市場競爭賽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合資品牌實力還在
盡管當前的合資汽車品牌已不復往昔的輝煌盛況,但它們所積淀的品牌底蘊與獨特的品牌調性依然深厚且不可忽視。這些品牌經過時間的洗禮和市場的考驗,不僅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技術實力,更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和信賴感。
以德系品牌為例,寶馬汽車作為德系豪華品牌的佼佼者,在2024年10月實現了51631輛的銷量佳績,占據了2.34%的市場份額,繼續鞏固其在豪華車市場的領先地位。緊隨其后的是奧迪汽車,其銷量達到48040輛,市場份額為2.17%,同樣保持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而奔馳汽車則以41614輛的銷量和1.88%的市場份額,展示了其在豪華車市場的穩固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新興品牌的崛起,合資品牌憑借其深厚的歷史積淀、卓越的產品品質和可靠的售后服務,依然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持續吸引著追求品質與信賴的消費者。
在本屆廣州車展,記者看到了多家國外及合資車企。包括BMW及其子品牌MINI、梅賽德斯-奔馳,還有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大眾汽車品牌系列,涵蓋了大眾安徽、一汽-大眾以及上汽大眾等多個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的實力派。
此外,一汽奧迪與上汽奧迪兩大奧迪品牌也攜手亮相,展示了奧迪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雙軌并進策略。沃爾沃汽車以其獨特的北歐設計風格與安全技術著稱,同樣在本屆車展上大放異彩。日系汽車品牌方面,一汽豐田、廣汽豐田、雷克薩斯攜其豐富的產品線,展現了日系車在國內市場的深厚底蘊與持續創新。
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作為本田在華的雙胞胎品牌,也攜最新車型和技術成果登場,展示了本田在中國市場的不懈追求。這些國際主流汽車品牌的集中亮相,不僅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更彰顯了廣州車展作為國內外汽車行業交流與展示重要平臺的地位與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廣州車展上,記者最為深刻的感觸是,眾多合資品牌紛紛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全新電動化戰略,并且這些戰略不僅僅停留在藍圖規劃階段,而是力求實現實實在在的落地執行。它們將重點放在了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幾個核心領域,例如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電動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方面。
這些合資品牌顯然已經意識到,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要想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緊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不斷在技術和服務上進行創新與升級。因此,它們不僅加大了在電動化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還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電動車型,并在智能互聯、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從最新的市場表現來看,合資品牌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銷量與市場份額均處于領先地位。這充分說明了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依然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品牌影響力。”顧彥濤表示,合資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確實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期,它們憑借強大的品牌底蘊、卓越的產品品質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賴與喜愛。“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合資品牌有望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升級,實現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
新老交替
除了新車讓人眼花繚亂外,記者在車展現場也注意到,一些品牌如一汽大眾捷達、上汽通用雪佛蘭、捷豹路虎、極星汽車、斯巴魯、捷尼賽思、啟辰汽車、遠航汽車、大運汽車以及豪華品牌勞斯萊斯等并未現身本屆廣州車展。
盡管這些品牌的缺席為車展增添了一絲遺憾,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與多變。每個品牌都在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與市場定位,靈活調整參展策略與市場推廣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部分知名品牌因各種原因未參加本次廣州車展,但車展現場同樣不乏新鮮血液與回歸的身影,為展會增添了新的活力與看點。
新參展的車企中,北汽制造212、小米汽車、極石汽車、樂道汽車、翼真汽車等品牌首次亮相,它們向觀眾展示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多元化與蓬勃生機。這些新品牌的加入,不僅豐富了車展的產品陣容,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
在小米汽車的展臺上,備受期待的小米SU7 Ultra與原型車并肩展示,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熱烈關注與濃厚興趣。記者觀察到,自小米發布會拉開序幕的那一刻起,整個展臺便被如潮的觀眾緊緊圍住,人潮涌動,熱鬧非凡,這充分彰顯了科技公司在汽車制造領域的無限魅力與強大吸引力,預示著科技跨界融合的新趨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與期待。
此外,一些之前缺席車展的品牌也重新回歸,如東風英菲尼迪、東風風行、寶駿汽車、一汽奔騰等。
在顧彥濤看來,這種現象反映了當前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每個品牌都在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與市場定位,靈活調整參展策略與市場推廣計劃。一些知名品牌可能因為市場策略調整、產品更新迭代或其他內部原因選擇缺席車展,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減弱。與此同時,新品牌的涌現則體現了中國汽車行業的多元化與蓬勃生機。這些新品牌往往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它們的加入,不僅豐富了車展的產品陣容,也推動了整個汽車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總體而言,廣州車展作為國內外汽車行業交流與展示的重要窗口,其包容性與開放性吸引了眾多新老品牌的積極參與。無論是新參展的品牌還是回歸的品牌,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展現著對中國市場的熱情與承諾,共同推動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持續進步與發展。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