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微博
1月23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國產AI芯片明星企業寒武紀和前CTO正式對簿公堂。
此前,寒武紀前首席技術官梁軍通過社交平臺透露,寒武紀已對其提起訴訟,要求以總計約5.2萬元的價格,轉讓其所持有的約1152萬股寒武紀公開發行的A股股票。
此案于今日上午9點及下午2點在海淀法院分別進行審理。若以寒武紀1月22日641.12元的收盤價計算,梁軍所持股份的市值高達73.85億元。
作為反擊,梁軍表示,自己基于陳天石(寒武紀創始人、CEO)簽署的入職意向書中有關股權激勵屬于勞動報酬的相關約定,他已在2024年10月14日向海淀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裁定其與寒武紀的勞動關系,并要求賠償股權激勵損失約42.87億元。此案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審理。
寒武紀,被譽為“中國英偉達”,由“天才學霸”陳天石于2016年創立,主營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2020年7月20日,寒武紀在刷新科創板審核最短時間紀錄后成功上市。作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上市首日股價飆升,最高達295元,較64.39元的發行價漲幅超過3倍,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大關。
2024年,寒武紀以超過387%的累計漲幅,剔除新股后,榮膺A股年度漲幅王之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盤,寒武紀股價高達658元,成為A股市場上僅次于貴州茅臺的第二高價股。
梁軍與陳天石同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于2017年加入寒武紀,并曾與陳天石、劉少禮、劉道福等人共同作為寒武紀的核心技術人員,梁軍同時擔任該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負責AI芯片的總體技術研發和團隊管理。然而,2022年3月,寒武紀發布公告稱,梁軍“因與該公司存在分歧”離職。
1月2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就上述兩起案件向寒武紀方面發送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隨后,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寒武紀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以公司公告為準。
因股權激勵糾紛對簿公堂
寒武紀與梁軍之間的股權爭議,其實早在2022年3月寒武紀發布的一份公告中就已初見端倪。
當時,寒武紀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而離職。這一公告不僅透露出梁軍與寒武紀之間關系的微妙變化,更為后續爆發的股權爭議埋下了伏筆。
寒武紀當時的公告顯示,梁軍自2017年加入公司,離職前一直擔任核心技術人員,雖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但其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持有公司股東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出資額共計5.26415萬元,占該股權激勵平臺出資額總額的37.6%。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是寒武紀為激勵員工而設立的股權平臺,股權穿透后,梁軍間接持有寒武紀的權益比例達2.88%,相當于約1152萬股。
不過,寒武紀方面表示,根據梁軍在公司上市前簽署的股權激勵相關《持股計劃》等文件約定,其持有的前述出資額應按照實繳成本加算年利率5%的利息作為回購價格進行轉讓。
此外,2020年底寒武紀公告的上市后首個股權激勵計劃中,梁軍作為激勵對象被授予了10萬股激勵性股票。但根據相關規定,梁軍在離職后,已獲授但尚未歸屬的8萬股股票作廢失效。若按照該公告披露時的股價計算,這部分作廢的股票對應價值超過500萬元。
據寒武紀證券部工作人員此前透露,實際上梁軍自2022年初離職至今,一直未配合辦理股權轉讓相關手續。不過,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相關證實。
這或許正是寒武紀決定將梁軍送上被告席的重要原因。但梁軍對此并不認同,在他看來,其股權激勵應被視為勞動報酬,并據此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因此,他在社交媒體上聲稱,自己基于與陳天石簽署的入職意向書中關于股權激勵屬于勞動報酬的相關約定,已于2024年10月14日向海淀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他請求法院裁定其與寒武紀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并要求寒武紀賠償自己股權激勵損失高達42.87億元。
據其透露,目前該案正在等待法院審理。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元熹對記者表示,梁軍基于《入職意向書》《股票激勵計劃》及《授予協議書》等文件向北京當地管轄法院提起有關勞動人事爭議的訴訟,并無不妥。從梁軍的具體訴請來看,其主張的勞動關系存續時間與寒武紀公司公告時間相符合,被認定的可能性較大。至于梁軍主張的股票價值損失賠償則難度不小,但如果梁軍能證明其通知離職的行為未觸發《股票激勵計劃》有關激勵對象主動辭職等條件,仍然有可能被法院支持。
路線之爭背后的盈利之困
“寒武紀是5億—6億年前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質紀年。在這個時期,物種多樣性出現了空前的提升。我們取這個名字是希望看到,人工智能時代也能出現各種技術的大爆發。”陳天石曾如此解釋公司名稱的由來。
在寒武紀成立次年,曾在華為工作了近20年的梁軍以CTO的身份加盟寒武紀,負責AI芯片的設計、研發制造和團隊管理等工作。
寒武紀2020年年報顯示,出生于1976年的梁軍,2000年至2003年就職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任工程師;2003年至2017年,就職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基礎業務部、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技術專家、高級技術專家;2017年起出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
記者查詢發現,2021年,梁軍從寒武紀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395.85萬元,位居該公司16名高管之首。相比之下,作為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陳天石2021年稅前報酬為103.06萬元,同為核心技術人員的劉少禮為133.86萬元,劉道福則為119.93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梁軍加盟寒武紀的這一年,其前東家華為成為了寒武紀的至關重要客戶。2017年9月,華為麒麟970芯片正式發布,該芯片采用了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并最終應用于華為的旗艦手機Mate 10。這一年,寒武紀的營收幾乎全靠芯片IP授權業務支撐,占比高達98.33%;而到了2018年,這一業務的占比更是攀升至99.69%,成為寒武紀營收的絕對主力。
然而,隨著2019年華為開始使用自研的AI模塊,寒武紀的IP授權收入大幅下滑,主營業務收入占比急劇下降至15.49%。此后,寒武紀的營收結構發生變化,2019年至2023年,寒武紀最大的營收來源均為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即政府主導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純算力芯片業務。
關于梁軍與寒武紀的分歧,寒武紀曾在回應中解釋稱,梁軍希望公司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和鉆研,而公司則希望聚焦產品落地及搶抓市場機遇。
寒武紀急于聚焦產品落地的背后,是公司自成立以來8年時間里,始終未能實現盈利。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3年,寒武紀分別虧損3.81億元、0.41億元、11.79億元、4.35億元、8.25億元、12.56億元和8.48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紀依舊虧損7.24億元,累計虧損超過50億元,一度被納入科創板十大虧錢公司榜單。
近日,寒武紀發布了業績預告,2024年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長50.83%至69.16%;但歸母凈利潤仍為負值,預計為-3.96億元到-4.84億元。不過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幅度有所收窄,收窄比例為42.95%到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