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過去,不同品牌國產手機的充電器,曾有著各不相同、五花八門的接口嗎?那種不方便,以及慢慢攢了一堆充電器的窘境,你我大概都經歷過。后來,國產手機充電器接口基本統一到Type-C上了。利索多了,也節儉多了。
你可知道,電商平臺之間,原來的“墻”正被一點點拆掉。天貓在去年秋天已開通微信支付,京東也已逐步開放接入支付寶。“拆墻”的動作,正在從支付端發展到物流端。
你可發現,跨省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跨區域、跨醫療機構共享互認,暢通異地異店退換貨通道,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等等,正在全國持續推進中。
這些,都跟一件大事有關: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市場是當今全球最稀缺的資源。
中國有個超大規模市場。14億人口作為基數,潛力巨大。但如果這個大市場是割裂的,分成一個個零散的小塊,彼此之間,規則不統一、設施不聯通、監管不協同、要素不流通、經濟循環不順暢,大家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雞犬相聞卻各忙各的,甚至還相互提防,那么,這個大市場就不是真正的大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高度重視,從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始,一再作出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全篇開列60條”,其中第6條就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所涉內容650多字,篇幅之長,在各條目中名列前茅。
2025年一開年,《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與大家見面了。內容很多,要義在“五、一、三”里:“五統一”,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一破除”,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三維度”,“要求做的、禁止做的、鼓勵做的”。
過去十余年,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努力不輟、成效明顯,但帶著問題導向看,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仍存在,制度、規則、監管、設施等不統一仍明顯。毋庸諱言,這是經濟體制改革難度最大的領域之一。
為什么難度大?一在觀念,二在利益,三在協同。
構建“大市場”,就意味著要打破“小市場”。它觸動觀念,更觸動利益。央地之間、地方之間、政企之間,難點在此,著力點在此,干好了,亮點也在此。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需面對區域差異、城鄉差異、行業差異,這都是客觀實際。沒有現成的教科書可以抄,且探索且向前。它需要政府、市場“兩只手”協同配合,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它牽一發而動全身,財稅體制、統計核算、政績考核都得一起改,協同推進,完成系統性變革。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印發《指引》的某一個部門的事情,而必須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堅持全國一盤棋,各部門、各地區一起擔責,協同上陣。
在《指引》中,“加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這一節,一口氣寫進了十個“不得”——不得限制商品和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不得妨礙經營主體依法平等準入、退出和遷移,不得要求經營主體必須在某地登記注冊,等等。
這是直奔著最突出的問題去的。
近年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社會共識明顯增強,但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仍禁而不止,有的甚至花樣翻新。唯有繼續集中力量攻堅。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十個“不得”之一——不得突破國家規定的紅線底線違規實施財政、稅費、價格、土地、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就針對于此。
事實一再證明,發展經濟,若各自為政、畫地為牢,搞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是沒有出路的。如果把14億人的大市場比喻成一個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就是加強骨架的連接,疏通血脈、經絡,打通身體各個部分之間的堵點。
廣大經營主體最想要的,不是局部、一時的優惠,而是始終都在的公平,遍及四方的暢通。
(文丨總臺特約評論員 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