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余嘉欣
“變化”體現在,2024年以來理財市場經歷了收益率上升、規模增長,也遭遇了權益市場走強后的資金贖回轉移;“回暖”則是從全年來看,銀行理財整體存續規模增加近4萬億元,較上一年增長明顯。
進入2025年,在業內專家看來,“擁抱波動”或成為行業發展主線,在低利率背景下,行業需要向更加多元化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向轉型,進入從單一資產、單策略向多元資產、多策略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從銀行理財市場的角度看,剛剛過去的2024年的關鍵詞可能是“變化”與“回暖”。
“變化”體現在,2024年以來理財市場經歷了收益率上升、規模增長,也遭遇了權益市場走強后的資金贖回轉移;“回暖”則是從全年來看,銀行理財整體存續規模增加近4萬億元,較上一年增長明顯。
“整體而言,2024年銀行理財市場呈現‘量升價穩、波動收窄’的特征。”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和監管趨嚴,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價格和產品凈值將持續波動,理財機構如何在新一輪市場周期中實現“穩規模”和“穩凈值”,已成為業內關注的重要議題。
進入2025年,在業內專家看來,“擁抱波動”或成為行業發展主線,在低利率背景下,行業需要向更加多元化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向轉型,進入從單一資產、單策略向多元資產、多策略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規模:波動中重回30萬億元
從規模來看,2024年毫無疑問是銀行理財市場的“大年”, 比價效應驅動市場規模持續上漲。一年來,銀行理財市場規模較2024年初增加近4萬億元。華西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基本站穩30萬億元大關。
“由于債市走牛對理財收益率形成提振,疊加存款掛牌利率兩次下調、‘手工補息’存款整改等負債成本管控舉措接連出臺,理財收益率‘比價優勢’凸顯。”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認為,投資者對絕對收益投資品種的較強需求,促成了“理財規模擴張—配置力量增強—短端利率下行—凈值表現優異—提振規模增長”的正向循環。
“從量價視角看,理財市場2024年共迎來兩輪規模擴容機會,主要源于債牛催化與存款脫媒,隨后理財市場又經歷了兩輪贖回風險。”溫彬說。
兩次規模擴容機會集中在2024年上半年。2024年一季度,債市利率單邊下行,帶動理財收益率上升,進而驅動理財規模擴容。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同比增速升至8.3%。進入二季度,銀行存款“手工補息”被金融管理部門叫停后,存款“搬家”進一步推動銀行理財規模擴容。
贖回風險則主要集中在2024年下半年。2024年8月末,理財凈值回落,破凈率短暫上升。第二次則出現在2024年9月末,資本市場走強,股債“蹺蹺板效應”放大,帶動債市回調、理財凈值回落,理財負債端出現資金超額流出現象,令銀行理財行業又一次直面考驗。
布局:“固收+”產品成重要抓手
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行,推動銀行理財規模回升,但同時市場利率走低也對銀行理財的資產配置提出更多挑戰。
從產品投向來看,2024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呈現明顯分化。一方面,理財市場延續去存款化趨勢,現金管理類產品表現轉弱,資金流向固收類產品;另一方面,“含權”與“不含權”產品表現強弱分化,尤其是2024年9月末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布以來,含權理財產品收益明顯改善,整體強于固收類產品的表現。
為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2024年9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提到,鼓勵銀行理財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優化激勵考核機制,暢通入市渠道,提升權益投資規模。
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25日,銀行理財子公司存續產品中,“固收+”、混合類、權益類產品規模占比分別為44.3%、1.9%、0.1%。目前,含權理財仍以“固收+”產品為主。溫彬認為,產品收益的明顯改善將帶動資金流向含權類產品。
“固收+”產品既投資理財公司具備優勢的固收類資產,又通過大類資產配置進行收益增厚,被看作未來理財公司上規模、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抓手。“我們將加大‘固收+’類產品的發行力度,同時增加產品的豐富度,拉長負債久期,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給客戶帶來更多回報。”浦銀理財副總經理初冬表示。
“低波動穩健產品仍是主要布局方向,但理財產品投資性質、運作模式、業績基準等劃分將更加精細化。”展望下一階段,王一峰表示,經濟逐步企穩過程中,居民風險偏好改善相對緩慢,對理財的訴求還將以穩健、低波動為主,開放式運作模式的固收類理財產品仍將是理財規模增長的壓艙石,權益類資產或成為理財增厚收益的有力抓手。
轉型:向多資產多策略要收益
“在此背景下,理財機構應進一步完善多資產多策略產品體系,以應對市場變化并把握新機遇。”溫彬認為,2025年銀行理財市場“穩規模”和“穩凈值”壓力將增加,理財公司需要在產品結構和資產配置上增加靈活性,通過特色化產品實現“穩規模”,通過多元化資產配置實現“穩凈值”。
在興銀理財總裁汪圣明看來,下階段,需要重塑理財的投資范式,實現新一輪轉型。從長周期來看,低利率時代的判斷是主線,隨著理財市場轉型深化,理財公司需要從以資產為中心轉向以策略為中心,通過大類資產配置,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回報,尤其是對于權益資產的投資或者權益策略的運用是轉型關鍵。
“理財客戶具有投資收益和凈值穩定雙重需求特征,理財公司需向多資產多策略要收益。”招銀理財總裁鐘文岳也強調了多資產多策略的重要性。在他看來,2025年,理財產品收益將更多來源于資產配置及策略研發能力,理財公司應積極把握行業機會,通過多資產多策略提升產品收益。
具體而言,一是積極布局“固收+”產品;二是持續豐富國內資產投資品類,更多關注符合絕對收益目標、資產價格波動相對穩定或分紅率較高的資產,例如REITs、轉債、國債期貨、非標資產等;三是把握海外市場投資機遇期,提高對部分收益表現較好品種的投資力度;四是加大產品策略創新,打造適合客戶群體的穩健低波動投資策略;五是推動產品功能創新,實現居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功能性再平衡。
“理財公司具有通過多策略多資產投資來增厚收益的天然優勢。”王一峰認為,疊加“固收+”產品順應客戶穩健投資需求、前期業績逐步形成正反饋等積極因素,預計理財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固收+”等含權產品的拓展力度,以此來提升投資收益、增強產品競爭力,通過多資產多策略產品體系與多元化資產配置給客戶帶來更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