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2月20日,蛇年開年首期LPR報價出爐。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兩類均與此前保持一致,降息再次延后。在業內看來,人民銀行保持定力,政策利率延續持穩,使得LPR報價的定價基礎未發生變化。這背后主要源于當前人民銀行對于穩定匯率、防范利率風險和資金空轉的訴求增強;同時基本面逐漸呈現筑底趨勢,也提供了基礎條件;此外從市場表現來看,資產端繼續承壓、市場化負債成本上行,也對LPR繼續下調形成約束。
連續第4個月維持不變
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連續第4個月維持不變。
同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當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固定利率、數量招標方式開展了125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7天,操作利率1.50%,同樣與此前保持一致。Wind數據顯示,當日有1258億元逆回購到期。據此計算,人民銀行此次操作實現單日凈回籠8億元。
年初以來,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之下,市場對于降準降息的預期不斷落空,業內分析,背后有多方因素推動。
正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政策層面,為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美國通脹升溫以及降息預期繼續回撤給人民幣匯率帶來的被動貶值壓力,1月以來人民銀行穩匯率措施頻出,其中包括上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香港合計發行1200億元央票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5上調至1.75,指導市場機構不得推波助瀾加劇順周期行為等。
同時,為糾偏前期市場搶跑下的債市利率過快下行,防范潛在利率風險,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除了在春節前夕釋放流動性呵護跨節,其余時間基本保持了流動性回籠狀態,并暫停公開市場國債買賣、再提“防止資金空轉”,逐漸引導市場修正對于“適度寬松”的預期。
受此影響,年初以來債市利率持續調整,尤其是短端上行更為明顯,曲線平坦程度達2024年以來最大,呈現熊平特征。
此外,在2024年順利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之后,今年1月的信貸、社融數據均創歷史新高,超出市場預期。從基本面來看,已逐漸呈現筑底趨勢,使得貨幣短期寬松的必要性、可能性下降。
“開年政策利率及LPR報價保持不動,根本原因在于2024年三季度末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樓市回暖,經濟景氣度上升,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升至5.4%,較上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睎|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同樣稱,2025年初以來,居民消費整體走勢平穩,1月信貸、社融等金融數據“開門紅”,加之年初兩個月的主要宏觀數據要待3月合并公布,當前處于政策觀察期。
事實上,從歷史來看,除2020年外,春節到兩會期間,一般出臺降息等重大政策調整措施的可能性都比較小。
銀行凈息差已降至歷史最低
從市場表現來看,銀行息差繼續承壓,也是LPR報價短期繼續下調受限的一大原因。
2月LPR報價保持不變,一方面,作為LPR報價的定價基礎,年初以來政策利率,即人民銀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保持穩定,已在很大程度上預示2月LPR報價會保持不變。
另一方面,近期DR007和銀行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上行明顯,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王青指出,這意味著本月報價行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特別是在當前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的背景下。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1月新發放企業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4%,比去年同期低約40個基點;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1%,比去年同期低約80個基點,貸款利率繼續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
對此,溫彬解釋道,受2024年LPR大幅下調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影響,今年一季度資產端重定價壓力較大(年初下調60基點左右),尤其是按揭、長期限基建類業務(浮動利率)受影響大,對銀行息差繼續形成擠壓。同時,在擇機降準降息和利率中樞總體下移背景下,企業對利率下行也有預期,新發貸款的投放價格總體而言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另外,不同于2024年下半年的平穩偏寬狀態,2025開年以來資金利率處于高位運行,波動也相對加大,對短端形成較為明顯的壓制。由此,資金面緊平衡下,銀行負債成本上行,LPR報價加點下調繼續受限。
“在人民銀行逐漸收緊流動性、年初資產投放加快的背景下,銀行負債端壓力相應增加,疊加非銀同業存款自律下銀行面臨非銀存款大幅流失的局面,進一步放大負債端的資金壓力,也會對穩存增存和存款成本改善形成制約?!睖乇蝾A測,往后看資金面或存在一定轉松空間,但關鍵在于多重政策目標下的人民銀行選擇,貨幣寬松節奏的不確定性增加,銀行態度也會相對謹慎。
一季度末降息窗口可能打開
降準降息,仍然可期,但是在什么時間窗口?
早在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曾定調2025年“適時降準降息”,另外前幾日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要“強化逆周期調節,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薄?/p>
在業內看來,“適時”“擇機”意味著人民銀行會選擇在實施逆周期調節、引導社會預期、調控市場流動性的關鍵時點發力,實施降準降息。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政策工具效果,同時也有助于保留政策空間。
綜合當前房地產市場、外部經貿環境變化以及整體物價走勢,王青判斷,一季度末前后降息窗口有可能打開。
“展望未來,在物價水平偏低、外部經貿環境變數加大以及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勢頭還需進一步鞏固的背景下,今年人民銀行會繼續實施有力度的降息,屆時會引導LPR報價跟進下調。”王青認為,不排除今年通過較大幅度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單獨下行等方式,繼續對居民房貸實施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這將是2025年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一招。
溫彬則指出,盡管人民銀行為實體繼續降低實際融資成本的態度更加清晰,但降息受約束較大,自律機制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考慮到去年以來,叫停手工補息、同業活期存款自律管理等對改善銀行負債成本、穩息差起到重要作用,結合人民銀行對匯率、金融機構穩定性和增長的關注,不排除未來若經濟再度出現下行壓力,在政策利率暫時持穩的情況下,通過自律機制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引導存款利率下行,進而帶動LPR報價利率下調,把握好支持實體經濟和維護金融機構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