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资源在线播放_在线黄色免费_欧美在线视频看看_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第32家!浙銀理財獲批開業 國內理財公司再擴容

第32家!浙銀理財獲批開業 國內理財公司再擴容

單于小倩 2025-01-27 滾動科技 18 次瀏覽 0個評論

  經過一年的籌備,浙商銀行理財子公司即將開業。

  1月26日晚間,浙商銀行發布公告顯示,該行于當日收到相關批復文件,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同意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浙銀理財”)開業。

  浙銀理財是國內第32家獲批籌建的理財公司,意味著國內12家股份制銀行將全部集齊理財公司。

  已于去年“招兵買馬”

  浙商銀行表示,下一步該行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履行有關程序,推動浙銀理財盡快開業運營。

  浙銀理財注冊資本為20億元,注冊地為浙江省杭州市。從注冊資本看,國有大行旗下的理財公司注冊資本在8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其他理財公司多在10億元至55億元區間。即將開業的浙銀理財與恒豐理財、渤銀理財、北銀理財、渝農商理財、蘇銀理財、南銀理財、徽銀理財的注冊資本相同,均為20億元。

  浙商銀行曾于2024年初公告,該行于2023年年底收到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批復,獲準籌建浙銀理財。

  3個月后,浙銀理財(籌)發布社招信息,開啟“招兵買馬”。根據2024年3月浙銀理財(籌)發布的社會招聘信息,其招聘崗位包括固收投資部、權益投資部、投資研究部、法律合規部以及業務評審部的負責人,此外還有相關投研部門的投資經理、研究崗和營銷崗。

  浙商銀行在2024年半年度業績報告中披露,該行積極開展浙銀理財的籌建工作。

  從規模觀察,截至2024年6月末,浙商銀行理財產品余額1472.48億元,凈值型理財產品占理財比重100%,其中個人、機構客戶資金占比分別為92.36%、7.64%。

  從營收業績看,2024年上半年,浙商銀行累計發行理財產品1236.38億元,實現資產管理服務手續費收入2.71億元。

  在產品線布局方面,浙商銀行已推出“升鑫贏”“聚鑫贏”“涌薪”“涌盈”“昕澤”“鳴泉”“涌益”等系列理財產品,涵蓋現金管理、固收、“固收+”、混合等產品類型。

  理財公司群體即將擴容

  隨著浙銀理財的籌備,理財公司這一群體將繼續擴容。

  從2019年5月至今,國內已有31家理財公司正式開業,包括6家國有大行、11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以及5家合資理財公司。

  從成立的進程看,2019年國內成立的理財公司數量最多,共計11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成立,包括六大國有銀行的理財公司,以及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這3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公司,此外還有杭銀理財和寧銀理財這兩家城商行旗下的理財公司。

  隨后到來的2020年是中小銀行理財公司開業的“大年”,全年共有9家理財公司成立。具體為:徽銀理財等4家城商行理財公司,以及渝農商理財1家農商理財公司,平安理財和華夏理財兩家股份行理財公司,以及首家合資設立的理財公司匯華理財。

  2021年理財公司的成立節奏驟緩,當年僅有廣銀理財和貝萊德建信理財兩家理財公司成立。

  至2022年,理財公司的成立步伐再次提速,這一年共有8家理財公司成立,包括浦銀理財、民生理財、恒豐理財、渤銀理財共4家股份制銀行旗下的理財公司開業,隨后北銀理財也加入開業陣列。此外,合資理財公司又添加了施羅德交銀理財和高盛工銀理財這兩家。

  2023年,只有法巴農銀理財一家理財公司成立。

  理財公司存續產品規模占比最大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有21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4.03萬只,較年初增加1.23%;存續規模29.9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75%。

  分機構類型來看,截至2024年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只數2.43萬只,存續規模26.3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7.09%,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7.85%。

  這一占比相較于2023年末(83.85%)提高了4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非理財機構的存續產品規模在進一步壓降。

  在監管政策要求下,未開設銀行理財公司的中小銀行自營理財規模需要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逐步壓降,其理財產品不再續發,存量理財業務需要清理完畢。有媒體報道,部分中小銀行在2024年中旬曾接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要求其于2026年底前清零自營理財規模。

  很明顯,未開設銀行理財公司的中小銀行的存續理財規模在2024年進一步壓降。《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顯示,截至2024年末,城商行、農村金融機構的存續理財產品規模分別為1.95萬億元、9300億元,均較2023年末2.18萬億元、9865億元有所下降。

  對于理財公司的申設,監管部門秉持“成熟一家、批準一家”的原則。對于市場上存續規模靠前的中小銀行并不愿放棄申設理財公司,除了尋求與銀行理財公司合作,據悉也有少數銀行仍在積極推進理財公司申請工作。

你可能想看:

轉載請注明來自造財(上海)財務稅務代理有限公司,本文標題:《第32家!浙銀理財獲批開業 國內理財公司再擴容》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網站統計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