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劉婧汐 廣州報道
稍慢半拍的南航物流最終還是撤回了上市申請,三大航司物流板塊暫時無緣齊聚A股。
2月21日晚間,南航突然發布公告稱,公司所屬子公司南航物流撤回主板上市申請。對于撤回上市申請的原因,南航表示是基于市場環境變化,為統籌安排資本運作規劃,經充分溝通論證后,撤回上市申請。
這符合業內人士的預期。有民航從業者向記者表示:“現在這個市場環境下,南航物流拆分上市從內部和外部來看都有不少困難,不只是行業的問題,更多是資本環境的變化。”
“A拆A”監管嚴
近年來,隨著民航領域國企混改加速,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和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航”)等中國最大的國有三大航空公司先后開啟了分拆貨運部門上市的籌劃。如今在三大航里,國航和東航旗下的貨運物流公司均已實現上市,且盈利可觀。
東航物流于2021年6月上市,是全國首批、民航首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也是“航空混改第一股”。1月25日,東航物流也發布全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億元至2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0.48%至16.56%。
國貨航于去年12月30日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25年1月23日,國貨航發布全年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1-12月公司業績大幅上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億元至19.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56%至73%。
南航物流成立于2018年10月24日,前身是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屬貨運部,南航物流申請上市要追溯到2023年。此前,南航物流于2023年12月31日申請主板IPO,2024年1月29日收到審核問詢。
按照上市流程,在上市受理和問詢之后,公司上市流程的關鍵環節還有上市委審議、報送證監會、證監會注冊并最終掛牌上市。但截至2025年2月21日南航撤回IPO時,仍未回復掛網。
核心原因可能在于,A股拆分上市政策正在收緊。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從嚴監管分拆上市”,這使得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更加審慎。
據《分拆規則》規定,上市公司分拆,應當同時符合四大條件,分別為“上市公司股票境內上市已滿三年”;“上市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上市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不低于人民幣六億元”和“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合并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利潤不得超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百分之五十,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合并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凈資產不得超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百分之三十”。
在2023年底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母公司南方航空,并不滿足《分拆規則》的要求。因為南方航空在2020年至2022年中,南方航空的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16.58億元、-126.30億元和-340.28億元,出現了連續三年的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東航和國航在上市之前均對物流板塊進行了剝離。早在2016年11月,東航物流便實現從上市公司中國東航剝離。2018年8月,中國國航同樣將所持有的51%國貨航股權轉讓給中國航空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交易完成之后,中國國航不再持有國貨航股權,國貨航不再是國航的控股子公司。經過剝離步驟,東航物流和國貨航的IPO便已不再屬于A股上市企業的再度分拆上市。
而南航物流此次IPO選擇的直接分拆上市,是典型的“A拆A”,這一選擇從一開始就引發了“可能不符合上市要求”的疑慮,也為南航物流如今曲折的IPO之路并最終失敗埋下了伏筆。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明知自己不符合分拆上市的條件,不符合監管層的要求,卻強行申報IPO,著實有些令人意外。”
對此,南方航空的解釋是:“公司本次發行上市方式為南方航空分拆下屬子公司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然而,自2020 年初至 2022 年末,全球范圍內旅客出行需求驟減,南方航空經營受到較為明顯的沖擊,出現虧損情形。鑒于前述因素,除《分拆規則》所要求的部分財務指標外,南方航空其他情況均符合《分拆規則》的規定。但是,導致該等情形出現的主要原因系不可抗力因素所致,并非南方航空經營不善等自身原因以及行業本身不具有可持續發展等因素,隨著市場需求情況的逐漸好轉,對南方航空經營造成的不利影響將逐步消除。”
“利潤奶牛”
雖未能成功上市,但一直以來,南航物流收入及利潤可觀,在業內占領先地位,被稱為南航的“利潤奶牛”。
根據南航物流未經發行上市審計的財務數據,南航物流 2020年至 2022年度的營收分別為153.97億元、196.59億元、215.2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39.31億元、56.17億元及 46.36億元。另根據南方航空2024年半年報,南航物流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2.26億元,同比增加18.31%;實現凈利潤17.12億元。對比國貨航,其1月份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8億元至19.9億元。也就是說,南航物流在半年內賺了國貨航近一年的利潤。
從運力來看,南航物流作為國內目前最大的寬體貨機運營商,在剛過去的2月中旬,其新引進一架B777F全貨機,機隊規模擴充至18架,機型均為B777F寬體貨機。截至目前,南航物流已開通20余條貨運航線,每周執飛定期國際航班量70余班,航線網絡覆蓋國際多個貨運熱門城市,在業內有顯著領先優勢。據南航物流招股書,依托豐富的運力資源,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貨郵周轉量(億噸公里)的市占率均超過國貨航和東航物流。
如果按照分拆規則要求推演,南航物流要實現上市,南方航空需要在接下來的三個年度(2025-2027年)實現盈利。那么,南航物流的上市時間最快也要在2028年。三大航司物流板塊齊聚A股的盛況,或許要等一陣子才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