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要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鼓勵其他地區因地制宜、各展所長”。
這并非中央首次就經濟大省發揮“挑大梁”作用提出要求。早在2022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經濟大省要充分發揮優勢,增強對全國發展的帶動作用”。當年7月先后召開的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都明確提出經濟大省要“挑大梁”。
是哪些省份在承擔為中國經濟挑大梁的使命?挑得怎樣?中央又將給予怎樣的支持?從近期中央和地方陸續召開的一些重要會議,以及地方負責人接受媒體訪問的表態中,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大致答案。
誰在為中國經濟挑大梁
誰是經濟大省,沒有一個明確的認定標準,誰在挑大梁,卻可以通過態度和行動一窺端倪。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至少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湖南、安徽和上海共11省市分別表示要擔起挑大梁作用,或表達類似意思。這11省市恰好是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前11名,當年GDP合計值(81.23萬億元)占到全國(129.43萬億元)的六成以上(62.8%)。從區域劃分來看,這11省市中,河南、湖北、湖南、安徽4省位于中部地區,其他7省市均位于東部地區,沒有西部和東北地區省份。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31個省區市先后在本地兩會上透露了2024年GDP數據或預估情況。具體來看,廣東預計GDP邁上14萬億元新臺階;江蘇實現GDP13.7萬億元;山東98566億元、浙江90100億元,增加4480億元;四川64697億元,增加4564.1億元;河南63589.99億元,增加2962.29億元;湖北預計超過5.9萬億元;福建預計可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比2023年增長5.5%左右),計算可知,GDP總量預計在57300億元左右;上海53926.71億元,增加2522.24億元;湖南預計5.3萬億元左右、安徽突破5萬億元。
截至目前,上述11省市也是2024年GDP超過5萬億元的省份。
其他20個省區市中,2024年GDP最接近前述11省市的應為河北和北京,北京為49843.1億元,河北目前尚未發布最終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2024年我國實現GDP為1349084億元,同比增加54821億元。這意味著,上述11省市的GDP合計值有望達86.7萬億元左右,占到全國的64.3%左右,占比較前一年進一步擴大。
從2024年經濟運行情況看,前述經濟大省基本都順利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從總量看,廣東、浙江的GDP分別邁上新臺階,分別超過14萬億元、9萬億元。從增速看,多個經濟大省的經濟增速快于全國(5.0%),其中,湖北增長6.0%,湖南增長6.0%左右,江蘇、安徽增長5.8%,山東、四川增長5.7%,浙江增長5.5%,福建增長5.5%左右,河南增長5.1%。此外,在工業、投資、外貿、消費、財政收入等分項指標上,經濟大省也普遍體現出龍頭帶動作用。由此可見,這11省市毋庸置疑地挑起了中國經濟的大梁。
2025年怎么挑大梁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編制的謀劃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9項重點任務,明確要求“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那么,在此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段,經濟大省將怎樣挑起全國經濟的大梁?首先,當然是樹立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這些目標必須既務實,又展現穩中求進的信心與決心。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在經濟增長方面,多數經濟大省將2025年的增速目標設定在5%以上,高于2024年全國水平。
其中,最高的湖北為6%左右;其次是四川、安徽5.5%以上;浙江、河南和湖南為5.5%左右;福建為5%~5.5%,根據實際情況爭取更好的結果;江蘇、山東為5%以上;廣東、上海為5%左右。安徽省省長王清憲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實現今年目標,任務艱巨,重擔在肩。我們要勇挑大梁,‘跳起來摘桃子’,努力爭取更好結果,贏得更多‘刮目相看’。”這一表述,或許代表了經濟大省在挑大梁上的普遍心態。
此外,各地還提出了一系列體現穩中求進的分項目標。例如,在消費方面,河南提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湖南提出增長5.5%以上,江蘇、福建提出增長5.5%左右,廣東提出增長5%左右,四川提出增長5%;在工業方面,河南提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左右,湖南提出增長6.5%以上,廣東提出增長6%左右;在就業方面,江蘇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廣東、山東提出新增110萬人以上;在外貿方面,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廣東提出進出口總額穩量提質,四川提出進出口總額穩住萬億級規模。
各地還提出了實現各自目標的具體做法。像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在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表示,廣東省將一是把擴大內需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并全力穩外貿穩外資;二是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更大力度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
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2025年,山東將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將著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著力推進區域協調、城鄉融合、陸海統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著力優化環境、穩定預期、激發活力。
在2024年12月23日介紹解讀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情況和部署安排的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委副秘書長朱衛江表示,浙江省要更好發揮帶動和支柱作用。比如,繼續保持消費、出口、就業、居民收入合理增長,持續鞏固提升經濟運行穩進向好態勢,加快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更好挑起大梁、為全國作出更大貢獻。
中央如何支持挑大梁
中央將如何更好地支持經濟大省發揮挑大梁作用?對此,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發揮總體是好的,但也面臨一些困難挑戰。有關方面正在研究相關政策。
該負責人表示,初步考慮,在資金支持上,可加大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支持力度,擴大專項債使用范圍,在項目申報、資金分配等方面給予更多自主權。在要素保障上,可在土地、能源、環境、數據等要素配置方面加大支持,對用地、用能、用海等指標給予傾斜,國家重大項目實施指標單列。在改革開放上,可支持經濟大省積極探索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改革,賦予更多先行先試權;支持經濟大省推出一批引領性開放舉措,加快制度型開放步伐,支持對外開放平臺建設。在科技創新上,可在經濟大省優先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學裝置,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記者注意到,2024年12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允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含寧波市)、安徽、福建(含廈門市)、山東(含青島市)、湖南、廣東(含深圳市)、四川等10個省份和河北雄安新區開展專項債“自審自發”試點,其中10個經濟大省在列。專家認為,這意味著2025年經濟大省專項債項目有望早推出、早開工,這也是支持經濟大省發揮挑大梁作用的具體體現。隨著今年各項工作的全面推進,可以期待更多支持舉措陸續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