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中國的國際航線發生了不小的結構性變化。
歐洲到中國的空中通道再度加密。
塞爾維亞航空近日開通了貝爾格萊德直飛上海的定期航班,這與中塞之間的經貿和旅游往來不斷加強不無關系。
1月13日,塞爾維亞航空首席執行官吉瑞·馬雷克(Jiri Marek)來到攜程上??偛?,與攜程首席執行官孫潔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航線運營、旅游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拓展中國與塞爾維亞及相關國際旅游市場。
兩天前的11日傍晚,吉瑞·馬雷克乘坐塞爾維亞航空的JU986航班落地中國,這也是塞爾維亞航空開通的首趟貝爾格萊德直飛上海的定期航班。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塞爾維亞航空的開航有著特殊的意義:過去幾個月,多家歐洲航司宣布暫停中國航線,并且撤離的時間都在2024年的10月底或11月。
作為塞爾維亞國家航空的塞航逆勢開航上海,則得到了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的支持。
1月10日,武契奇親自來到貝爾格萊德尼古拉·特斯拉機場,為即將啟航的上海首航航班“站臺”。他在發言中透露,2024年塞中貿易額近70億歐元,訪塞的中國游客數量約14.7萬人次,此前開通的貝爾格萊德往返廣州首航航班客座率達到97%至98%,相信直飛上海的航班也會有如此高的客座率。
逆勢開航背后
在開航上海之前,塞爾維亞航空在2024年9月率先開通了貝爾格萊德到廣州的定期航班。更早時候,公司還曾運營貝爾格萊德與天津的定期航班,并在申請開通貝爾格萊德到北京的定期航班。
在此之前的幾個月,多家歐洲航司宣布暫停中國航線,比如英國的兩家航司維珍航空和英國航空就先后宣布停運倫敦—上海和倫敦—北京;漢莎航空宣布暫時中止北京—法蘭克福;北歐航空宣布停止哥本哈根—上海;華沙航空宣布暫停華沙至北京首都的航線。
幾家歐洲航司宣布停飛中國航線的原因基本一致:由于需要繞開俄羅斯領空飛中國,需要增加更多的機組調配,消耗更多的燃油和時間,與不需要繞飛俄羅斯的中國航司相比,就失去了競爭力。
此外,也有歐洲航司的高層提到,在公司運營的中歐航班上,來自歐洲的預訂需求比較好,但從中國產生的預訂不如歐洲。因此,他們更愿意將有限的運力增投到更賺錢的大西洋航線上。
目前,中國與塞爾維亞之間已實現互免簽證,孫潔在簽約儀式上就提到,塞爾維亞已是中國游客的首選目的地之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鐘曉敏則透露,2024年塞爾維亞來滬游客人數近6000人次,同比增長40%。
與此同時,2024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貝爾格萊德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7月1日,中塞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一大批中方企業也奔赴塞爾維亞進行投資建設。
塞爾維亞航空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塞航到中國的航班上,60%是旅游客,務工人員約占20%,還有不少到塞爾維亞出差的商務客。此外,雖然塞爾維亞航空飛中國也未使用俄羅斯領空,但從首都貝爾格萊德所在的歐洲南部飛中國,飛越俄羅斯領空與繞開飛行大概也就節省十幾分鐘的時間,相比之下,位于歐洲北部的航司要繞開俄羅斯領空飛中國,需要增加的時間則在2~4個小時。
因此,在傳統歐洲巨頭們正在暫別中國航線之際,選擇此時加碼中國,對塞航來說也是一種“順勢而為”。目前,塞爾維亞也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
據媒體報道,塞爾維亞旅游和青年部國務秘書坎迪奇去年11月表示,塞爾維亞是歐洲唯一一個中國游客數量較2019年有所增長的國家。
馬雷克還表示,目前中國對許多歐洲國家實施的免簽政策,吸引了很多歐洲人到中國旅游,相信這將為塞爾維亞航空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國際航線格局大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塞爾維亞航空不斷加碼中國航線的同時,中國航司也在陸續開飛塞爾維亞,海航和南航已經相繼開通了北京和廣州直飛貝爾格萊德的客運航線。
對于國內航司來說,飛往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是疫情后國際航線開拓的新變化。
民航局的數據顯示,新航季已批復178家國內外航空公司通航79個境外國家,其中涉及57個“一帶一路”國家每周10326班,占比達到53.48%。相比之下,新航季東南亞航線數較2019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北美洲航線數更是不及2019冬春航季的一半;歐洲雖是直飛通航點最多的區域,但較2019同期減少7個通航點。
多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2024年以來,中國的國際航線發生了不小的結構性變化,其中到非洲和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客運航班量占比達到73.8%,比疫情前提升4.4個百分點,而國有三大航新開的航線也更多是到非傳統市場,這與傳統的歐美航線受航權對等限制的影響,以及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往來加強不無關系。
“目前中美航線由于航權對等要求,僅恢復到疫情前的兩成左右,國內航司原本要飛美國的寬體機,也就更多投入到了一些航權仍有空間的歐洲、中東等市場?!泵窈綐I內人士林智杰也對記者分析,并且中方航司無須繞開俄羅斯飛歐洲,因此執飛中歐航線相比歐洲航司也就有了一定的成本優勢。
這也令中外航司在傳統歐美航線上的競爭格局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根據航班管家的統計,2024年國內航司執飛歐洲市場的航班量占比達到73.3%,國外航司只占26.7%。而在疫情前,中外承運人在中歐航線上的市場份額差別并不大,中國航司52.7%,外航47.3%。
不過,隨著中歐航司競爭格局的“一邊倒”,越來越多的歐洲航司開始敦促各自的國家要求“航權對等”,比如東航去年計劃開通的上?!S也納航線,就未獲得奧地利方面的批準,而法國已經像美國一樣,要求中方航司與其航線數量對等。
一家國內航司的市場部人士對記者直言,目前的中歐航線由于運力供給相對寬松,航線收益還是不錯的,但未來預計會受到更多類似“航權對等”的壓力,中國航司的國際航線恢復,依然布滿荊棘。
而民航局在不久前剛剛召開的年度工作會上,對2025年國際航線恢復的預計是達到疫情前的90%。而對于2025年國際航線的開拓方向,民航局稱將繼續加大對周邊國家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工作力度,積極開拓至非洲、南太、拉美等區域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