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劉佳 北京報道
2025年,降準降息的政策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寬。
據新華社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指出,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在業內人士看來,本次會議主要圍繞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所確定的政策基調,對2025年的經濟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并釋放出強烈的穩增長信號,這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對經濟復蘇前景的樂觀預期。
此外,會議還提出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和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完善部門間有效溝通、協商反饋機制,增強政策合力。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提高政策整體效能。
貨幣政策錨定“適度寬松”
關于貨幣政策基調共有五個描述,即寬松、適度寬松、穩健、適度從緊和從緊。
自2011年以來,貨幣政策的基調一直都是“穩健”,只在2008年至2010年之間為“適度寬松”。
不過,在2024年12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明年貨幣政策取向的定調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
在光大證券(維權)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看來,這次對于貨幣政策取向的修改,既體現出決策者對短期經濟運行困難和中長期結構轉型深層次矛盾的充分認知,也體現出宏觀調控思路的適應性轉變,更體現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決心。
“需要注意的是,貨幣政策的取向無論是‘穩健’還是‘適度寬松’,保持幣值穩定是必然要堅持的?!睆埿癖硎荆环矫?,要對內保持物價穩定,或者說是保持物價漲幅處于合理區間;另一方面,要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則認為,隨著貨幣政策基調由“穩健”轉向“適度寬松”,預計央行降準、降息和結構性政策工具規模都將隨之加大。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研報中指出,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將給市場帶來新的強勁預期。從貨幣政策數量工具來看,2024年年內降準2次、累計降準100BP,每次均向市場釋放約1萬億元流動性。而在9月2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行長潘功勝曾表示,9月底降準落地后,年內可能根據情況,再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
陳靂預計,2024年12月至2025年一季度,存款準備金率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適度寬松”的新提法代表貨幣政策有新的方向。
從利率工具來看,2024年年內累計調降1年期LPR共35個BP、調降5年期以上LPR共60個BP。展望2025年,陳靂認為降息加力穩增長的同時,匯率穩定性也是重要考量,預計后續降息幅度將保持適度。
適時降準降息力度如何?
早在2008年至2009年期間,“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表述曾被采用過,與之相應的是,從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這段時間內,央行總共四次降低存貸款利率,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貨幣政策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安排包括“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王青判斷,2025年央行會繼續實施有力度的降息降準,其中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達到0.5個百分點,明顯高于今年0.3個百分點的降息幅度,而且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也會適時下調,進而引導企業和居民融資成本下行。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鑒于國內低物價環境及海外政策轉向的背景,我國準備金率、利率等常規政策工具仍有充足空間??紤]到年底MLF到期量大、跨年流動性需求以及助力銀行信貸投放實現開門紅等因素,預計年底前后將有一次降準操作。
“另外,明年國內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取向將更加積極,降準規模或有望超過今年。同時,通過降息等工具,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周茂華表示。
王青則認為,不排除2025年通過較大幅度引導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行等方式,繼續對居民房貸實施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
“這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一招。”王青對《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在金融“擠水分”效應減弱后,明年新增信貸、社融規模有望恢復較快增長。而2025年匯市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但不會動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立場。
展望未來,周茂華表示,此次重磅會議明確釋放出我國宏觀政策更為積極的取向,采取“寬財政與寬貨幣”的組合策略。參照央行以往的措辭,穩健偏寬松的貨幣政策將為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和實體經濟的復蘇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