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资源在线播放_在线黄色免费_欧美在线视频看看_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恒生科技指數逼近3年新高后回調,AI熱潮能持續多久?

恒生科技指數逼近3年新高后回調,AI熱潮能持續多久?

沙篷蔚 2025-02-14 滾動科技 2 次瀏覽 0個評論

  中國人工智能(AI)熱潮領漲全球。2月13日早盤,恒生科技指數繼續大漲,已經創下三年以來的新高,一度超越了2022年2月末的水平。年初以來漲幅超出25%。

  然而,港股同日沖高回落,恒生科技指數跌近1%,恒生指數收跌0.2%,阿里巴巴漲2.55%,早盤漲幅一度突破4%,中芯國際盤中續創新高,收跌4.07%,地產股跌幅居前,部分科技股下跌。

  多位機構策略師和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AI熱潮可能仍會延續,但指數短期進入超買區域,不排除暫時機構會獲利了結。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表示:“DeepSeek主題為香港科技股和中概股提供了估值修復催化劑。考慮到估值修復空間,今年的恒指波動區間上限暫時還是維持23000點,但短期內港股在22000點附近已經進入超買區域,特別是科技股急升之后,有獲利回吐壓力。下一階段主要取決于政策面能否提供進一步催化劑,以及圍繞年報的結構性行情。”

  AI短期對多數公司收入貢獻有限

  這一波AI熱潮下,港股的漲幅尤其亮眼,港股也進入技術性牛市,主要因為港股匯聚了更多互聯網龍頭公司和云服務等相關公司。

  高盛表示,DeepSeek的出現挑戰了傳統的AI訓練成本假設,并推動AI推理需求的更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這一發展,以及其他最近發布的AI模型(字節跳動的Doubao 1.5 Pro、Moonshot的Kimi k1.5、阿里巴巴的Qwen2.5、由李飛飛教授領導的斯坦福大學團隊開發的S1、字節跳動的視頻生成模型Goku),支持了AI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的觀點,低成本的AI促進了數據中心等AI計算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而非限制增長。

  在此背景下,有云服務概念、AI應用概念的公司受到熱捧。例如,在港股市場,阿里巴巴股價從年初低點漲幅逼近50%,而金山云的股價接近翻倍,該公司股價自去年11月低點以來更是已經上漲了超過7倍。

  年初至今,南向資金持續強勁凈流入170億美元,主要流向IT和通信服務板塊,日均凈流入較2024年的4.2億美元翻倍至8.81億美元,但海外長線資金仍未有明顯的流入跡象。

  在大漲后,市場也出現了獲利了結的壓力,業績尚未兌現也是主因。例如,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對記者表示,從基本面看,AI對大多數公司的收入貢獻有限,而且激烈的競爭可能在短期內限制盈利上行空間。

  以金山云為例,港股的股價在大漲后已逼近9港元,美股的股價則超出18美元,遠高于高盛接近13美元的目標價,暗示了可能出現接近23%的下行空間。機構的評級為中性。

  據記者了解,機構此前追捧金山云的邏輯在于,DeepSeek目前主要依賴大規模AI訓練、推理,涉及算力需求、存儲、AI推理服務,這可能給金山云的業務帶來影響。例如,AI云算力需求增長(核心受益點) DeepSeek作為國內最受關注的LLM之一,需要大量GPU/TPU集群支持,金山云可能成為算力供應商之一。 金山云近年來加碼AI基礎設施,如果DeepSeek選擇在金山云上部署部分算力,金山云的IaaS營收可能會增加。

  但挑戰也在于金山云的GPU資源不如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充足,DeepSeek可能會更傾向于更強的供應商。如果金山云無法提供足夠的H100/A800等高端算力,DeepSeek可能會優先考慮阿里云、字節火山引擎等大廠平臺。

  此外,目前百度、華為、騰訊等多家云平臺已宣布支持DeepSeek R1,并提供具備競爭力的價格。例如,百度提供DeepSeek R1的API價格為每百萬輸入/輸出token分別為人民幣2元和8元,并在2025年2月19日前提供免費版本。服務商如何權衡投入和收入仍待觀望。

  2月12日,阿里巴巴港股大漲8%,原因是DeepSeek令投資者意識到,云服務將成為一項重要的基建,而阿里云將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另有消息顯示,蘋果的AI生態Apple Intelligence或與阿里巴巴合作。然而,阿里近幾年一直處于估值收縮狀態,主要是市場原因及其收入增速放緩。市場的關注點是,在中國經濟仍待復蘇的背景下,阿里電商業務增速能否維持,以及旗下業務會否陸續分拆上市,從而提振估值。

  港股回調后仍存機遇

  短期市場可能出現超買,但各界認為AI熱潮僅僅處在發展的初期,港股未來的交易區間中樞也可能上移。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斯考特(David Scutt)對記者表示,目前,恒生科技指數的前瞻市盈率僅為17.4倍,即便處于牛市,也遠低于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24.5倍),表明上漲空間仍然存在。如果海外投資者開始回補其在中國股市的低配頭寸,這一漲勢可能會進一步延續。與去年9月政府試圖提振A股市場時的短期暴漲不同,目前的上漲似乎更加可持續。不過,RSI(14)指標已進入超買區間,這意味著入場點、目標價位和止損設定將尤為關鍵,耐心等待合適的交易機會可能會帶來更好的風險回報比。

  2月13日,恒生指數收于21814.37點。在他看來,目前關鍵的下方支撐位為21728點、21377點,上方阻力位則為22500點(可能吸引賣壓),若突破則關注2024年9月的雙頂阻力23330點,更上方的23870點曾在2021年多次成為關鍵技術位。

  無獨有偶,趙文利對記者表示:“南下資金雖然長線持續凈流入,但中短線交易策略一直是區間交易為主,只是波動中樞在不斷上移,投資風格上也開始由高息股為主更多轉向科技成長。”

  他提及,今年的恒指波動區間上限暫時還是維持23000點,但短期內港股在22000點附近已經進入超買區域,特別是科技股急升之后,有獲利回吐壓力。下一階段主要取決于政策刺激細節和業績情況。

  王宗豪稱,科技驅動的反彈通常使股價在業績兌現之前上漲,而今年由于流動性充足、利率下降,AI相關股票擁有估值上漲機會。根據4G、5G和云計算領漲期間的經驗, MSCI中國指數從底部到高點的平均漲幅為50%,滬深300指數漲幅更高,平均上漲72%。不過,機構認為需謹慎外推這些歷史經驗,因為股市之后的上漲主要由宏觀復蘇拉動。“從基本面看,我們認為隨著AI用戶(如云提供商)繼續以犧牲盈利能力為代價爭先恐后地構建生態系統,IDC公司、硬件制造商等基礎設施提供商將最早看到收入貢獻。盡管如此,根據過去的經驗,潛在估值上升空間更大,尤其是軟件公司。”

  在他看來,參考2019~2020年(云計算)和2023年(AI)的經驗,軟件公司的估值漲幅最大,在此期間其P/S(市銷率)上升4~14個百分點。相對于大盤,軟件股的估值仍比2021年初的高點低53%,比2023年的高點低38%,而硬件股的估值似乎與前期高點大體一致。

你可能想看:

轉載請注明來自造財(上海)財務稅務代理有限公司,本文標題:《恒生科技指數逼近3年新高后回調,AI熱潮能持續多久?》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Top
網站統計代碼